課程目標
- 介紹AI工具及其用法
- 教授如何組合使用不同的AI工具
- 提供親子互動的學習體驗
時間 | 活動內容 | 目標 |
---|---|---|
10:00-10:15 | 課程介紹與目標設定 | 確立學習目標,激發學員興趣 |
10:15-10:45 | AI生圖工具概述 | 介紹提示詞常見的AI生圖工具,如Leonardo、ideogram等 |
10:45-11:15 | 實作:使用ideogram.AI設計教案 | 實際操作,讓學員了解如何生成教學內容 |
11:15-11:30 | 休息時間 | 提供學員放鬆和交流的機會 |
11:30-12:00 | **實作:使用生圖工具進行互動 | |
FACEWARP,remaker.ai** | 學習如何利用生圖工具進行問題解答和討論 | |
12:00-12:30 | 組合使用不同工具 | 教授如何將不同AI工具結合使用以增強教學效果 |
12:30-13:00 | 總結與Q&A | 回顧課程內容,解答學員疑問 |
AI生圖工具:
IDEOGRAM
LEONARDO
奇域
- 課程介紹與目標設定(15分鐘)
- 簡介課程內容及預期成果。
- 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。
- AI工具概述(30分鐘)
- Leonrado:介紹其功能及應用範疇。
- ideogram.AI:展示如何生成教學計畫和測驗題型。
- 實作:使用ideogram.AI設計教案(30分鐘)
- 學員分組,利用ideogram.AI設計一個簡單的教案。
- 分享各組的設計成果。
- 休息時間(15分鐘)
- 鼓勵學員之間互相交流,分享心得。
- 實作:使用生圖工具進行互動(30分鐘)
- 示範如何向生圖工具提問,並進行即時互動。
- 學員練習提出問題並獲取答案。
- 組合使用不同工具(30分鐘)
- 教授如何將生圖工具和影片工具結合,提升教學效果。
- 實際示範如何在課堂上運用這些工具。
- 總結與Q&A(30分鐘)
- 回顧課程中所學的重點。
- 開放問題環節,解答學員的疑惑。
課程介紹(15分鐘)
- 開場白
- 歡迎學員及其家長,介紹自己及教學背景。
- 簡述課程的主題和重要性,強調AI在當今教育中的角色。
- 課程內容概述
- 提供課程大綱,說明將涵蓋的主要主題和活動。
- 強調親子合作的學習方式,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。
- 學習環境設置
- 確保所有學員都能使用所需的設備(如電腦、平板等)。
- 指導學員如何登錄所需的AI工具平台。
目標設定(10分鐘)
- 設定學習目標
- 使用SMART原則來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:
- 具體(Specific):學員應能理解並使用至少兩種AI工具。
- 可衡量(Measurable):在課程結束時,學員能夠展示他們創建的教案或互動內容。
- 可達成(Achievable):根據學員的基礎知識設計合適的任務。
- 相關性(Relevant):確保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和未來學習相關。
- 時限性(Time-bound):在3小時內完成所有活動並達成目標。
- 使用SMART原則來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:
- 討論預期成果
- 問學員及家長希望在課程結束後獲得什麼樣的技能或知識。
- 鼓勵分享個人期望,增強參與感。
- 建立互動氛圍
- 提出問題讓學員思考,例如:“你們對AI有什麼了解?”或“你們希望AI如何幫助你們的學習?”
- 鼓勵孩子和家長互相交流想法,增進彼此理解。
教學流程總結
- 在這一部分中,重點是建立良好的教學基礎,讓所有參與者清楚了解課程的方向及期望。透過明確的目標設定和開放式討論,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合作,為後續的實作活動鋪平道路。